王昌贤男,生于1955年10月,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 1981年在中国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先后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88 年至1993年,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任教;1993年至1994年,英国 NOTTINGHAM大学进修;1994年至1998年,重庆大学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二级学院副院长,1998年至2003年,任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重庆市教委学位与研究生处处长;2003年10月至今,任重庆交通学院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学校学科、科研、研究生等工作。主讲过地质学基础、矿床勘探及水文地质、矿井地质、构造地质、岩石与矿物学、矿床学等课程;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各一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研项目8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电话: 62652390 |
|
吴宋仁男, 1937 年生, 1960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港航工程专业,教授,加拿大 学高级访问学者,交通部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编 " 港航工程模型试验 " 、 " 海岸动力学 " ( " 九五 " 国家级重点教材)。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波浪对于系泊船舶荷载的数学模型 " 、 " 格型板桩码头施工期防浪措施试验研究 " 、 " 云南澜沧江曼厅沙坝整治优化试验研究 " 、 "21 世纪交通主干专业设置与培养 " 。 电话: 62652234 |
|
刘传源男, 1944 年 1 月生,教授。重庆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长期从事港口工程的教学、科研及生产设计工作。参加编写了国家教委重点教材《港口规划与布置》、交通部统编教材《港口总体布置》、主编了《港口吞吐量预测及投资评价》选修课教材,曾多次参加部颁标准《河港总体及装卸工艺设计规范》、国家标准《河港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写修订,主持了国家教委教育科学重点项目“面向 21 世纪港口航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多项工程设计,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滨江路护岸岸壁项目获 1996 年重庆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重庆市首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电话: 62652730 |
|
蔡汝哲,男,1944.3,研究员、二级教授,湖北南漳人。1965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港航学科现代量测技术学术带头人、西南水运工程科研所仪器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船模通航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在现代量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数十年,理论基础扎实,思路开阔,知识面广,在仪器仪表、无线电、微电子、精密机械、化工及自动化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善于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解决复杂的综合课题。如通航小尺度船模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边缘科学技术。蔡汝哲在该领域多方面,都作了不少独到的开拓和奠基工作,在三峡枢纽通航方案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该领域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该领域国内同行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多次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著作有《在水工、河工模型中应用小尺度船模试验方法探讨》(英文论文)、通航小尺度船模自动试验系统研究》、《三峡工程船闸和升船机上游航道船模试验研究》等论文和专著四十多篇。 |

|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庆市名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国际著名WSEAS(科学与工程学会)学术团队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防治专委会副主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基及边坡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环境地质专委会委员、《科学中国人》、《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2007年国际地质与地震科学学术会议(斯洛文尼亚)组委会成员、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岩土与地质工程系主任。 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14名,出版专著5部,累计发表论文146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EI收录14篇、CSA收录1篇、ISTP收录1篇;获得专利6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电话:023-62652719传真:023-62652719手机:13608383986 电子邮箱:Bialik@163.net Bialik@163.com Rxzj@yahoo.com |
|
王平义男,1964 年 5 月生, 1993 年 6 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银河贵宾汇GALAXY TM教授、博士生导师,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2001~2002年公派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科技英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水利工程教授级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港口及航道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航道整治理论及技术、枢纽通航及水工水力学、河流泥沙数学模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等。 主持或主研国家、部、省、市等科研项目 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4 项。出版科技专著 4 部、交通部标准规范 1 部。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16 篇。 电话: 023-62652649,62652827 E-mail: py-wang@163.com |
|
彭 凯男,1957 年 10 月生, 1989 年 7 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工学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自 1982 年以来,在河流泥沙起动、河流泥沙数学模型、航道整治及水电工程实体模型试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主研人员参加的项目有 20 多项,累计科研经费 300 余万元、在多种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电话: 62652561 E - mail :pengkai@cquc.edu.cn |
|
许锡宾男,教授,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重庆市港航学会会长,重庆市“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 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评估专家、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监督专家、重庆市水运工程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1994 年受国家教委委派赴挪威科技大学作访问学者,1998年~2005年赴丹麦技术大学作访问学者和留学。主要从事港口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勘测设计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四川省科委、重庆市科委等26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岩土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建筑结构学报》、《重庆交通大学学报》、《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港口工程》以及《水运工程》等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EI收录6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电话: 62652438 手机:13508396307 E - mail :xxb@cquc.edu.cn |
|
程昌华男,1956 年 11 月生, 1988 年 6 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 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港口航道及近海工程,水力学及河流运动学,水利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泥沙运动力学、航道治理工程;多年来,不仅从事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而且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及工程设计等。 电话: 62652385 E - mail :cch@cquc.edu.cn |

|
周华君男, 1962 年 10 月出生, 1992 年 7 月毕业于河海大学港航治理专业,博士,教授 , 重庆水利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了 20 余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 30 余篇论文。主要研究领域:河口海岸动力学,航道整治技术,河流及海岸工程数值模拟。 电话: 62652712 62652172 E-mail :hjzhou@cquc.edu.cn |
|
张智洪男,1942 年 10 月生, 1996 年 7 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水利系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港口水工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工程项目管理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篇,主编交通行业教材一部,主持、参与完成科研项目七项,获省部级一、二等奖各一项。 电话: 62652023 |
|
赵明阶男,1967 年 11 月生 , 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 , 注册岩土工程师,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重庆市岩土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岩土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 4 项,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 项(含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导硕士研究生 3 名,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 4 名。研究领域:岩土工程;学术专长:岩土动力学及地震工程(含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混凝土结构损伤 CT 成像识别、爆破震动理论与应用、地震工程)。 电话: 62652550 E - mail :mjzhao@cquc.edu.cn |
|
许光祥男,1966 年 3 月生,2001年1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重庆市首批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岩体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擅长该领域内的理论基础及实体模型理论及应用研究。 电话: 62652928 E - mail :xxggxx626@vip.sin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