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重点学科学院始于1960年港航工程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建设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以及岩土工程、市政工程2个二级学科。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所属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为“十五”和“十一五”重庆市优秀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学科为重庆市“十二五”优秀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10名。本学科 2012年获批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具有教授评审权。 本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水利水运建设,针对内河及库区独特的环境条件开展研究,历经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航道整治理论与技术,水沙动力学,水工建筑物设计理论与健康诊断,水利枢纽优化布置与通航技术,水利工程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水资源与水环境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 水利工程重点学科
本学科1960年代开展了金沙江水利水运开发研究;1970年代完成的“川江观音滩航道整治”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代完成的“长江鸡扒子抢险整治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代以来承担了三峡枢纽和向家坝等枢纽通航技术研究,完成了长江、西江、澜沧江、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上水利水运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研制的“HD-4B型非恒定流流速仪”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完成的“三峡工程明渠导流与施工通航研究”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的“泥石流减灾理论与技术”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 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5年,水利工程学科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横向项目近700项,累计科研经费3.43亿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600余篇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代表性论文200余篇,出版的代表性专著、教材3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主编、参编和修订国家及行业规范10余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2项。 |